意大利四家医院开始试行一个基于RFID的系统来跟踪输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从采集病人血样开始到输血结束。
参与该项实行计划的四家医院分别是位于罗马的第二大学综合医院,在圣约翰的病痛恢复所,巴里政治学院医院以及在Pistoia镇的3 USL公司。这几个实验者采用了3RFID的输血系统(BTS)。该系统由EPC Gen 2 RFID硬件桌面和手持式询问机,以及标签、软件组成。
人为失误是输血的一大忧虑。在采集献血、运送和输血的过程中,一个失误就会导致致命的后果。3RFID 的首席执行官Giuseppe安科纳说“如果没人发现这一失误,就会给病人输错血,给其造成极大的健康损伤,最糟时导致死亡。”
在此仪器的协助下,入住医院的病人将会拿到一个带有EPC Gen 2 RFID 标签的手环,标签上存储有与医院后端系统病人资料相连的独特标识号码。这些数据包括病人的病例和照片。如果需要输血,病人的血样会被放到一个试管内,试管 壁外附上一个经过与病人独特病号进行编码的PC Gen 2 RFID标签。一个经同一原理编码的EPC RFID标签也会被附在血液请求文件上,其他同样与病号进行编码的RFID标签则被贴到血袋上。
一 旦确定了病人的血型,工作人员就会从血库中取出装有相应血型的血袋并将RFID标签附到上面。输血时,医院工作人员会扫描病人的袖口标签和血袋上的标签, 以确定血型相符合。实施输血过程的人员也要扫描被植入自己身份徽章里的RFID标签。然后这名员工的数据会同病人及输血记录相关联,在医院数据库里建立起 一个永久的记录,表明谁,在什么时候实施输血工作。
意大利大多数医院采用条形码标签来在内部跟踪血袋。条形码标签同与数据库里病人的医疗信息相关联的独特号码编码,但其他医院或者保健机构却不能读懂这些条形码。因而,当一袋血被送到另一家医院。那儿的技术员就要通过血袋上所标的接收人的姓名与出生年月日来跟踪血液分配。如果在发配前检测到有误,就要取消输血 然后请求新的血液。
在BTS系统的帮助下,系统会跟踪全过程。每一家参加这一项目的医院都有一个服务器,任何人都可通过输入密码获取输血数据,这样就使得血袋在医院或医疗中心之间传送时医院可以共享数据。
上一篇: 食品二维码“档案”可查询 僵尸肉无处遁形
下一篇: 医疗库存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